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3月26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发布2024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
或受此影响,一度涨超11%,截至收盘,报涨10.87%,报140.700港元每股,自去年8月份以来,泡泡玛特累计涨幅超过250%。
细看财报可以发现,2024年,泡泡玛特的业绩亮点主要为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财报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在内地营收为79.7亿元,同比增长52.3%;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达38.9%。其中,东南亚市场营收24.0亿元,在海外及港澳台收入中占比47.4%,同比增长619.1%,是四大海外及港澳台区域中收入占比最高以及业务增速最快的区域。
能够向市场交出如此优秀的答卷的背后是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IP运营,2024年,旗舰IP“Labubu”引领的THE MONSTERS系列收入飙升至30.41亿元,同比增长726.6%;MOLLY、SKULLPANDA等经典IP收入均超10亿元,新锐IP“CRYBABY”更以1537.2%的增速成为黑马。
更需要注意的是泡泡玛特的渠道方面,泡泡玛特通过“线下体验+线上触达”双轮驱动增长。中国内地新增38家门店至401家,机器人商店达2300间;线上渠道中,抖音平台收入增长112.2%,海外电商表现更为强劲——官网收入增长1246.2%,TikTok平台收入暴涨5779.8%。
高管依旧大规模减持
国内围绕IP消费、衍生品消费的国货品牌不少,但在品牌引领、出海等综合领域表现同样突出的公司并不多,而泡泡玛特之所以能够“出圈”,盲盒,这一让泡泡玛特赚得盆满钵满的商业模式则是不得不提。
泡泡玛特主要通过“盲盒”的形式销售其IP产品。在泡泡玛特的盲盒中,除了包含一整套系列的玩偶外,还藏有数量极为稀少的隐藏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隐藏款的价值往往远超原价,例如原价69元的“敖丙版哪吒”隐藏款,在二手市场上价格已经飙升至330元,涨幅达到了惊人的378.26%。
这种以极低概率获取高价值商品的模式,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赌运气的心理,反复刺激他们作出消费决策,有些甚至形成了所谓的“开盲成瘾”,与博彩心理相似,尤其对未成年人影响显著。
不过,在生意有竞争壁垒,业绩增速也很猛的情况下,但其高管却早已减持,泡泡玛特大股东GWF Holding Limited于去年10月24日以每股平均价71.98港元减持1085万股,涉资约7.81亿港元。
同日,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减持1085万股,涉资同样约7.81亿港元。公告显示,GWF Holding由瑞银信托英属维尔京群岛有限公司UBS Trustees (B.V.I.) Ltd.全资拥有,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则由王宁持股40.96%。而UBS Trustees (B.V.I.) Limited的最终受益人为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根据最终受益人计算,通过上述两家公司,王宁完成2170万股的减持,涉及资金约15.6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32亿元)。公司首席运营官司德也单独减持210万股,完成套现1.5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
此外,在跨界的过程中,泡泡玛特盲盒还存在产品瑕疵、退换货困难等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也能看到大量关于泡泡玛特的消费投诉。以LABUBU春节期间补货的搪胶娃娃中,许多消费者反映买到的玩偶需要自行进行“正骨”和整形才能恢复应有的形态。这些品控危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也对泡泡玛特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冲击。
需要指出的是,站在潮玩企业背后的是千亿蓝海市场,与其他追求性价比消费不同,年轻人愿意为潮玩支付高额费用,以满足自身情感寄托、社交货币和收藏乐趣等多重需求,这也意味着,潮玩品牌的生意利润丰厚,自然而然会引起更多的公司入局和加码。
过去一年,以TOP TOY为代表的潮玩企业迅速扩张。披露数据显示,TOP TOY已有238家门店。从2024年上半年开始,TOP TOY开店提速,前三季度净增加86家门店,超过2023年全年开店数。
TOP TOY成立于2020年,正值泡泡玛特上市,潮玩赛道如火如荼。若仅从开店数量来对比,成立10年的泡泡玛特,如今门店规模也不过400余家。
《中国潮玩与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潮玩产业总价值已达到约600亿元,且预计至2026年将攀升至1101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近期泡泡玛特股价的上涨受到了政策利好的推动,政策层面对新消费领域的重视和支持。泡泡玛特作为IP商品市场的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于这一政策利好,进一步拓展其市场空间。”有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从行业角度有诸多利好,但也要看到,让其出圈的“盲盒”如今却成为其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当前盲盒过设定未成年人销售盲盒等制度等手段引导理性消费,无疑削弱了盲盒的“赌性”魅力。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对泡泡玛特的业绩构成潜在威胁。
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其中第二十三条就明确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盲盒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购买盲盒需取得相关监护人同意。”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为情绪价值买单!疯狂的“吃谷人” 买出泡泡玛特130亿元营收|封面财经】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w.razcy.com/news/10239.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月落星辰移动站 http://m.razcy.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