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18日下午,思南读书会五百期特别活动在沪举行。
2014年2月15日,为了将“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营造的文学阅读氛围持续化、常态化,给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注入新的活力,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主办,思南公馆承办,推出了一项面向上海全市的公共阅读活动——思南读书会。读书会地址为复兴中路505号,并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题词“思南文学之家”。
思南读书会五百期特别活动之际,不少中外嘉宾和文艺人士发来祝贺视频,包括著名作家莫言、金宇澄、王小鹰、毕飞宇、徐则臣,奥地利作家菲利普·韦斯、安哥拉作家若泽·阿瓜卢萨、荷兰汉学家林恪、法国作家加尔桑,以及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著名演员胡歌。
活动现场,由阎晶明、孙颙、孙甘露三位作家、文学评论家开展了主题为“从思南看如何引导全民阅读”的对谈。
据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介绍,自2014年诞生以来,思南读书会充分集合了上海文学界、出版界、媒体界等多方面文化资源,邀请嘉宾2000人次,包括6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11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参与读者超过10万人次。思南读书会也被称为“城市文化新名片”“城市公共阅读新地标”,成为上海常态化阅读活动最重要的示范性品牌,国内文学名家来沪交流的思想码头、读者心中的理想读书会。
同时,经过十一年的发展,思南读书会为上海注入了更多文化能量,实现文化的延伸和塑造,生发出思南书集、《思南文学选刊》、思南书局·概念店、思南书局、思南书局·诗歌店、思南书单等更多的“思南”文化名片,共同打造出上海最具温度的阅读文化样本。思南读书会已经不仅是读书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思南读书会老朋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阎晶明与思南读书会多次结缘,他认为:500期的思南读书会已然成为一个“大书”,这样一部色彩纷呈又非常厚重的“大书”,内涵非常丰富,弥足珍贵。
据阎晶明回忆,他初次来沪参加思南读书会是2014年10月18日的第37期活动,与陈福民和王纪人谈论“在上海写作”,至今已经有近11年时间。
话题是“在上海写作”,我是外行,但是我很有幸参加了那次活动。在这之后的2018年和2019年,包括去年,我都带着自己的新书,也都是和鲁迅先生相关的,因为上海也是鲁迅先生生活最后的城市,我非常有幸参加分享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得到了上海文学界、学术界以及多位朋友的鼎力支持,所以我个人认为思南读书会对我来说,是一个成长之地。
上海市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作家孙颙参与了思南读书会第一期发起和策划工作,他回忆了当时第一期活动的由来:
思南读书会开张之前,甘露和我商量第一期怎么办,第一期很要紧,我说“那当然请王安忆了,她压得住场”,然后和王安忆商量,她说自己不做嘉宾,她要讨论我的一本小说,我那时候刚写了一本《漂移者》,她主持并和我对谈。
第一期主题“让过去告诉未来”就是王安忆想出来的,她说我们写小说的人是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我们写的都是过去的故事,未必不会对当下的生活起作用,我们甚至可以影响未来,因为过去的故事里面,有很多重要的启示。
谈到已经办了五百期的思南读书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家孙甘露显得有点激动:“从第一期到今天第五百期,在座有很多的见证人,我还记得当时联系莫言给‘思南文学之家’的题字。”
对于在当下举办读书会的意义,孙甘露表示,最初的想法是利用上海书展的平台,把思南读书会作为上海常态化的阅读活动:
有人认为读书应该是安安静静的,自己在家读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去人很多的活动?我们的想法是——因为每年高校、研究机构、作协、出版社有大量的学者、专家、作者、译者、出版人来上海,他们在各自领域有很多交流活动,但范围比较小,内容却非常精彩,和他们在课堂上讲课完全不同。这么多资源,是不是可以聚拢来开放给公众、让我们的普通读者能够分享到呢?
实际上,思南读书会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也是一所学校,那么多重要的专家学者,如果读一所大学可能一生也见不了那么多世界一流的作家,可以接触到方方面面不同的声音。很难想象,很多读者从南京、杭州、苏州跑来,有人带着拉杆箱来参加读书会,听完就走了,还有父亲领着孩子来看看,虽然小朋友听不懂,但是可以让他感受一下,这些场景确实令我们非常感动。
今天的阅读已经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和短视频的冲击,对于阅读方法和阅读心态,阎晶明个人认为:
第一,读书不能满足于得到信息就算是知道了,它还可以告诉你很多知识。现在的文学作品不光是故事,里面有很多很丰富的文化。比如我们读孙甘露老师的《千里江山图》,读一个红色革命同时也是带有悬疑的人物故事,对上海那个时代,包括地理、文化等各方面的城市知识,包括方言、俚语都有,如果不阅读整本书,只看故事的梗概,知道这里面人物什么关系,那是远远不够的,一本书里面的内涵其实是很多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倡导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多读完整的书,要把一本书真正地阅读,而不是了解个大概。
第二,要读经典的作品,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给你多样的人生启迪。只有你真正阅读体会了、领悟了,才能真正获得涵养,这是非常重要的。
阎晶明最后总结道:“在今天,阅读已经如此便捷,我们可以通过电子书进行阅读,看手机的人也可能在认真阅读;当然,纸质书的阅读也是很重要的。总之,我们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二者要很好结合起来。”
作为思南读书会五百期荣誉读者,许树建参加思南读书会已经11年,他告诉记者:“当年偶尔路过思南读书会,就留了下来,那是第八期辛波斯卡诗歌朗诵会,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大约累计参加了近470期,打个比方——从文学白丁开始补课,然后大专、本科坚持到今天大概读到了硕士。”
本次思南读书会五百期特别活动将持续两天,4月19日周六下午在思南文学之家还将开展两场对谈,嘉宾包括剧作家喻荣军,学者鲍鹏山,作家路内、肖江虹、李蕾、张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