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青岛站)探营:感受昇腾 AI“上天入海”的强大力量
2023-07-12 07:25  浏览:128

人工智能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向前。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发展,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 这是山东省首个大规模普惠人工智能算力集群,也是一体化、集约化、节能降耗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计算基础设施。

据了解,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基于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建设的。 一期建设100P算力。 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

6月26日-27日,IT之家参加“算力赋能智慧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媒体探索营(青岛站)”,现场参观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并与高校领导及相关企业进行座谈。 举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青岛本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在本次媒体探索活动中,IT之家还见证了基于升腾AI的百龙浮标项目的海试,亲身体验了升腾如何用“AI”赋能各行各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质变。

以AI集群作为计算中心智能基地,算力利用率已超过82%

第一站是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该中心位于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于今年2月正式启用。

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期将建设100P算力。 100P算力是什么概念? 其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亿次,大致相当于5万台高性能PC的运算能力水平!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运营团队前期对区域企业、科研院校等算力需求进行了调研。 研究单位超过270家,算力需求达到120P。 因此,当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后,将实现规模化运营,为广大青岛算力用户提供AI赋能。

计算中心的核心设备是Atlas 900 AI集群,由数千颗训练处理器组成。 通过华为集群通信库和作业调度平台,集成HCCS、PCIe、RoCE 3个高速接口,全面释放训练处理器。 性能强大。 它可以让研究人员更快地训练图像、语音、自然语言等人工智能模型,更高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加速商业化进程。

据悉,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利用率已达82%。 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已实现70余项算法模型创新,孵化120余个场景化解决方案,覆盖智慧海洋、平安城市、智慧交通、工业质检、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等六大领域。力量 。

“读懂”北极冰层,强对流精准预报,AI算力崛起助力海洋科学发展

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结合青岛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推动人工智能在海洋领域的前沿研究,形成海洋气象领域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用人工智能助力海洋科学发展。

第二站,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董俊宇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北极海冰大模型和琅琊坡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

具体来说,琅琊泊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采用华为“全场景AI计算框架”,依托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澎湃的算力,实现海面风场实时修正、实时海浪修正、强对流预报。

琅琊坡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堪称世界上第一个强对流场“”。 它可以结合降雨气候学的特点,构建像素级的全球强对流时空码本。 未来无需培训即可用于全球任何地区。 2小时内的强对流临近预报,帮助青岛抢占了全球海洋气象领域灾害预警的制高点。

“琅琊坡”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强对流30min预报案例

北极大海冰模型还将提高未来北极海冰等海洋状况的实时预报能力,实现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亚公里级北极海冰预报系统的业务运行。 准确度提高10%,预报时延降低20%以上,为北极科研、航运、勘探提供决策依据,建立北极海域高分辨率数字孪生体,为北极海域提供综合决策支持。并为北极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智能“白龙”浮标首次上线,升腾AI带来三大技术升级

第三站来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基于升腾AI的智能“白龙”浮标的下水。

图片

“白龙”浮标是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国内首个6000米级系泊浮标系统。 是深海气候观测的重要支撑平台。 白龙浮标可搭载多要素传感器,实现海洋水文要素和海面气象要素高频采样,并利用铱星/北斗/天通/4G等通信方式将观测数据传输至青岛岸站在实时数据中心。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白龙浮标已成功部署在印度洋、南海等海域,并于2012年在安达曼海实现了13个月的连续观测和实时通信。 经过10多年的刻苦研发,到2021年,百龙浮标技术已达到同类浮标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模块化层面全部自主创新。 这也是继美国TAO浮标、日本浮标之后,全球第三个系列用于深海气候观测的系泊浮标。

此次海试的是智能白龙花浮标,该浮标在原有白龙浮标的基础上,利用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的边缘计算等技术进行智能升级。

据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宁春林介绍,白龙浮标加入升腾AI后的性能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利用浮标实时监测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识别关键海洋过程,实现密集观测。 宁春林介绍,原来的浮标无法对浮标端的重点海洋现象进行现场识别。 目前,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建立关键海洋过程的模型,比如内波识别模型,可以通过百龙浮标观测到的实时海水温度数据来识别内波。 主动识别内波后,我们可以及时进行密集观测。 这样可以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内波数据。

青岛鹏腾女海乘_青岛众海汇智能源科技_

二是利用浮标视频监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识别周围船舶和人员,进行预警和现场取证。 利用AI识别浮标上安装的摄像头拍摄的图片。 当船只和人员被识别并判断其大概率将接近浮标时,安装在浮标上的声光设备会立即发出警告并发送照片。 返回站保留作为取证材料。

第三,利用浮标水下高速摄像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海洋浮游生物进行识别和分类。 原本需要检索浮游生物的照片,并在实验室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识别和分类。 智能百龙浮标上安装有可沿着包塑钢缆自主升降的剖面仪。 该浮标可直接对其安装的浮游生物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现场AI识别和分类。

提供高能效计算能力,助力卫星智能化转型

升腾AI的赋能不仅包括海洋探索,还包括让“卫星”说话的能力。 于是,第四站我们来到了北航青岛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于2016年5月28日正式成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市政府、崂山区政府和校友企业歌尔集团共同组建。 北航青岛研究院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航天专用人工智能中台(“天行2.0”),为企业服务、科研教育、行业应用提供一系列“航天+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服务林业保护、国土规划、应急保障、装备制造、试验模拟等领域。

在研究院,北航青岛航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青岛天行者科技有限公司CEO姚立凡向我们展示了星载实时计算系统。

据介绍,星载实时计算系统主要基于华为Atlas 200 AI加速模块,FPGA等关键器件的使用极大保证了项目安全、可靠、高效的交付能力。

其次,星载实时计算系统有效载荷平台还具有低功耗、高算力、高可靠性、小型化、适应性强等核心优势,可满足在轨深度学习计算和通用计算需求。 提供高能效计算能力,通过在轨实时处理,将价值第一时间触达给客户,助力卫星智能化转型。

未来将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的各类卫星,大幅提升卫星的AI计算能力,有力支撑自然资源保护、区域态势感知等各类场景的实施。 未来还将同步拓展至自动驾驶、边缘计算等对能耗需求敏感的各类行业。

写在最后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我国数字时代快速发展的澎湃势能。 与此同时,我国对算力的需求也面临快速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奥升德为中国的算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参观,我们亲身体验了升腾AI在智能制造、智慧海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深度赋能。 据IT之家了解,包括青岛在内,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其中,深圳、武汉、中原、西安、成都、南京、杭州、沉阳、青岛、重庆、天津已相继上线或试运营。 已为1200+企业、120+高校、70+科研单位提供算力服务。

下一步,华为将始终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赋能合作伙伴、人才发展”的生态战略,聚焦 AI基础软硬件平台,深植枝繁叶茂,“共建”。与业界共享、共同发展”。 赢”人工智能产业。

广告声明:本文所包含的外部跳转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密码等)用于传达更多信息并节省选择时间,结果仅供参考。 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此声明。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青岛站)探营:感受昇腾 AI“上天入海”的强大力量】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www.razcy.com/quote/4785.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月落星辰移动站 http://m.razcy.com/ , 查看更多